短影音矩陣又成熱議話題 最高端的矩陣核心是 cover 而非 copy!
本文作者邱煜庭,電商行銷圈暱稱為「小黑老師」,臺灣網路行銷操作者與實戰型講師,曾任MIS、 網站企劃 、網路行銷企劃、行銷顧問以及有中國網路行銷經驗。專精 Inbound Marketing(集客式行銷)推廣者。 著有《 網路集客力 》一書(臺灣城邦集團 PcUser 出版),2022年與燒賣研究所出版精品級線上課程「電商結構學」。
「矩陣」的爭議,以前在 Web 2.0 的時代早就有過相關爭議跟討論了,如果你有聽過 PBN 或是 LinkWheel(編按:鏈輪,一種用於提升SEO排名的作法) 的話,其實矩陣也不是什麼新東西,然後時代永遠都是那麼的相似,總有人想用「捷徑」來做。
PBN 全名為 Private Blog Network (寫到這突然想起腦哥)簡單來說就是「經營」一堆部落格,自己的反向連結自己建。這時候各種手法就出來了。
早些年會有公司做了程式,從申請 email 到申請部落格一鍵自動化,發文可以一次發在一萬個自己開的部落格上,藉此創造大量的流量,較資深的行銷人員以往在搜尋的時候應該常常看到這種垃圾結果,現在許多號稱在搭矩陣的人也是在做類似的事情,然後自以為符合官方規範。
實際上全面失效就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已,你覺得自己可以在失效前賺到該有的營收,請便。
那正常該怎麼做呢?譬如當年我還在英文補習班做行銷的時候,我會做 4 個最主要英文主題的部落格:雅思、托福、多益、全民英檢,外加各分校各做一個,所以加起來起跳 10 個部落格,英文主題部落格文章由總部請老師協助撰寫,分校部落格則委請分校主任請業務撰寫。
以此作為 SEO 的基礎,其實套用在現在的矩陣,邏輯是完全相符的,差別在於:內容生成的方式,抄別人的東西講的好聽叫二創、三創,我都不知道這怎麼會有臉叫孩子不要抄別人作業。
在前一陣子在某堂課程上我舉的矩陣例子叫「樊登讀書」,請有空自己研究看看它們是如何搭矩陣的,絕對不是什麼做垃圾內容來玩矩陣的,請看清楚別人是怎麼做內容。
〈透過「抖音矩陣」一年吸粉過億的「樊登讀書」〉這篇分析文的開頭寫得好:「抖音矩陣指的是同一公司和分公司、機構單位或運營者可同步投入多個抖音帳號的經營,並規劃每個抖音帳號經營不同的產品或不同的服務, 並讓帳號和帳號之間建立連接,通過橫向的運營策畫互相引流,打造粉絲、提升商業價值」,不是二創、三創搬運內容可以做的。
PBN 如果真的沒那麼多人手可以做,替代的方案就是部落客行銷,當然近代會轉變成找發 Instagramer 或是 Youtuber 來進行發文,要快速找到便宜且大量的可以使用「圈圈科技」跟 KOL Radar 網紅雷達,都是不錯的工具,一片可能一千元上下就可以搞定的事情,重點是你根本不用去擔心害怕煩惱帳號會不會被封啊、會不會被停權啊,你所花的每一筆錢都會變成長期可用的資產。
另外,我還會經營「議題型粉絲專頁」當作矩陣的一部分,也就是從使用者的需求跟目的經營粉專,精準的把使用者抓進在流量池內。垃圾內容做出來的矩陣只能吸引低價淘寶貨客戶,真正品牌的產品是賣不出去的。
我這招用了10年還在用。一個保健食品客戶原本年初業績還在30萬,上個禮拜已經成長到200萬,而且只有一支商品而已。
簡單小結一下,矩陣是不是好策略?是,端看怎麼搭建矩陣:
- 從議題出發搭建多個號,而非無腦創。
- 依據號的主題生成獨立相應內容,而非搬運。
最高端的矩陣核心是:不是 copy 而是 cover 。但這要做到太難。
不想花時間,請把錢留給 Yter 或 IGer 吧,至少它們是可以長期有效的。
延伸閱讀